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根类 > 甘草
编号:10718554
甘草 gān cǎo
http://www.100md.com 中医药网上博物馆
甘草  gān cǎo
光果甘草
甘草  gān cǎo
甘草

     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、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. 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. 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
    原植物形态:

    根及根茎粗壮,茎直立。甘草荚果条形,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,外面密生刺毛状腺体;胀果甘草荚果短小而直,膨胀,略有不明显的腺瘤;光果甘草荚果扁而直,长圆形,无毛。

    性味归经:

    甘草味甘,性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

    功能主治:

    具有益气补中功效可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,脉结代,与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,食少便溏。如炙甘草汤。

     清热解毒功效可用于热毒疮疡,咽喉肿痛及药物,食物中毒等。

    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痰多咳嗽。

    缓急止痛功效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。如芍药甘草汤;小建中汤。

    调和药性的功效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。如调胃承气汤;半夏泻心汤。

    药用时可煎服,3~10g。清热解毒宜生用,补中缓急宜炙用。湿盛胀满、浮肿者不宜用。反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。久服较大剂量的生甘草,可引起浮肿等。

    方剂:

    炙甘草汤、芍药甘草汤、小建中汤、调胃承气汤、半夏泻心汤、炙甘草合剂

    药膳:

    绿豆甘草粥、甘草酒、, http://www.100md.com